語錄31
人生總會遇到難關,問題也等著我們去穿透。
但如果我們的精神力在一開始就輸了,那我們就不可能成長。
摘自:2007年 古魯慈語
解說:
人的成長就像是向上的螺旋。當你前進時,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、同樣的功課等著你去經驗,但因為內在的力量不一樣了,所以你對事件的觀點也就和以前不同了。每天都要集中生命力,讓心寂靜下來,與第三界的振動合一,祈禱自己「不退轉」的願力。
「修行」就是從生活中的問題、困難開始,一次次慢慢地往內看,培養定力,然後才能「見性」,完完全全了解自己是誰,恢復到心無造作的本性。
語錄32
寧靜到宇宙意識,甚至超越宇宙意識了,你就會了解,原來那就是我們真正的本質──法跟佛。
摘自:2005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真正的智慧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裡面。
如果你還有任何的觀念、觀點障礙住你自己,那你就不了解你自己是誰了,因為我們的本質是很寬廣的。
為什麼要有覺知?為什麼平時要訓練自己的心?為什麼要每天竟心?因為要隨時觀照是否被自己的觀點綁住啊?是否有尚未通透之處啊?因為只要有障礙,你的能量就無法開展了。每個人的思維邏輯都是自己的舒適區。所有思維、想法都會構築每個人的城堡。無形中很多的習慣都已經在我們的城堡裡面了。
真正走到城堡外,才會看到自己的城堡。如果你一直在自己的城堡裡,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邊緣在哪裡,因為沒有衝撞到嘛!每個人的DNA都不一樣,釋迦摩尼佛所說的「唯我獨尊」,就是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。只有在團體生活中,當你撞到別人的城堡時,突然之間才知道他講這句話的時候,讓你受傷了;他做事的方式,你也很不習慣。那就是衝撞到了。當你的觀點被衝撞了,這只是在提醒自己:我們的本質是沒有障礙的,到底是什麼東西產生障礙?
語錄33
每個人都在自己想像的舒適區裡面,生命的定數就被你的城堡限制住了,
你所有生命的可能性,都只能發生在城堡裡面,
因此要你走出城堡,你會不習慣;
但真正的老師是要讓你、幫助你打破你的城堡的。
摘自:2005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當你在自己的城堡裡面,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自性就是這樣摸不到的。如果你有執著,而且窒礙住了,那就不能叫做正見了。
當你得失心很重的時候,你就跨不出去了。大腦在接收訊息時,是依照我們原本的城堡在接收的。如果在城堡之外的訊息根本就傳遞不進來,就算你沒有看到,它已經接收進來,而你也會依照那個反應,只是你不知道為什麼,我們稱為直覺。
心跟能量合而為一。你的心有沒有先寬廣?你有沒有先敲碎你的城堡?你的能量有多自在,你的城堡就有多大,你的能量就能擴展到多大,所以心跟能量是永遠在一起的。心,開悟自在了,你的能量也必然自在,因為心和能量在粗糙的見識中,好像是兩個不同的東西,但是在細微的高度境界中:心即是氣,氣即是心。
語錄34
我們在提升的過程中,要慢慢的放下三次元的概念。
放下,不是要你離開家人,而是你必須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他們。
摘自34:2005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如果我們進到最內在的時候,就會看每個眾生都是佛,你才有辦法喚醒他的潛能,你的潛意識是怎麼看待他的,他就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。當你的潛意識覺得你的小孩和家人,怎麼那麼可憐、那麼不好,那他就會一直呈現那個狀態。
你要帶著覺知,覺知自己在哪一個頻道,在很開朗的頻道?
在第一界的頻道?還是第二界的頻道?你自己要很清楚啊!
要知道你的固著在哪裡,然後陪伴自己成長。至少每天給自己三小時的時間,完完全全放下這個世界的架構。不管你被綑綁在哪個概念裡,都無所謂;你一定要有所覺知,有一天你的意識會提升。
當我們開始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跟家人、朋友、仇人的因緣時,就會呈現不同的結果。
語錄35
要超越、要靜下來,才能覺察到極為細微的振動。
摘自:2007年 古魯慈語
解說:
「固著」是什麼意思?好比水是軟的,結成冰以後,就變硬了。我們的能場本來是流動的,但當你固著在某個概念時,就像有一個固體的冰塊擋在那裡,這個能量場他人是摸得到、感受得到的。
那個固體的形成就是你的概念。每天都要讓自己快樂、讓自己喜樂,這樣才會柔軟啊!
當你開始靜坐的時候,頭腦會出現很多聲音、擔憂、概念、念頭。你不要管它,繼續坐,過了一段時間,就像到了河的中游,和緩又溫柔;再過幾年,頭腦就不會那麼被思緒所干擾了。
這是一個過程,你就看著它,不要批判自己。
有一天,你會來到河的盡頭,那是一片無垠的大海,你就與海合而為一了。
語錄36
我們要禪修的法界是「遠離所有心的造作」,只有心真正的寂靜下來,才能進入「空性」,取得內在智慧寶藏。
摘自:2007年 古魯慈語
解說:
思想波愈多,愈需要訓練定力與精神力(第四層體),當煩惱念頭出現時,應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波頻與振動上,不去管念頭,不理它,由它去;一次一次的訓練自己的定力,最終,頭腦就不再有聲音,內心就會真正的寂靜。
念頭的出現是為了成就我們而存在的。
語錄37
什麼是修行?
修行是面對、轉化、放下、超越自己的執著習氣,展現內在的光與愛。
摘自:2006年 共修慈語
解說:
面對自己的執著習氣
轉化自己的執著習氣
放下自己的執著習氣
超越 自己的執著習氣
展現自己內在的光與愛
語錄38
只有認識自己,才知道如何愛自己; 只有認識自己,才會知道所有的奧秘,知道宇宙真的都幫我們準備好了。
摘自:2006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你越認識自己你就越相信:每個人的靈魂來到地球,雖然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打擊、陰影,那些看起來是負面的過程,事實上,是祂在讓我們準備好認識自己。
當你放下所有的概念、所有的期待、所有的執著時,就會發現你真的已經到了。這樣的體悟,會觸動很多事情,讓外在所有的事物,都回到他的次序上;因為你進入了軌道,因此外在所有的一切,也會進到他應有的軌道了。
語錄39
在源頭的狀態時,是沒有「我」這個創造物的。
摘自:2006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來到地球很久之後,我們忘記了源頭,因為被很多的自我認同、自欺綑綁住了。當你的能量提昇之後,你的覺知很自然地就會甦醒過來。
為什麼要恢復覺知?因為覺知恢復了,才有辦法觀照、才知道要如何調整頻率、知道要往哪一條路走。否則,我們都是用頭腦、用分析在判斷。
當我們跳脫用前三層體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時候,很多二元對立的強烈狀態,來到第四層體,漸漸地沒有這種感覺了。
當你能把眼界擴展到整個宇宙時,內在就沒有對立的感覺了。當你跳脫出前三層體狹隘的想法,你才有辦法創造無限。
如果你還覺得自己有限,那你就只能創造出有限。當你可以把自己從小我擴展到大我,甚至到超我的時候,你的力量就非常的不可思議。
語錄40
沒有面對自己、穿越自己、超越自己,那怎能稱為修行呢?
修行,是在修正自己的心、修正自己的行為。
摘自:2006年 聖達瑪學院課程
解說:
你不喜歡、你不舒服、你沒辦法接納的部份,正是你陰影的自己,只是透過外在的人事物活出來罷了。如果你潛意識沒有種子,你不會有那個感覺的。
只有徹底扮演、經驗過那些角色,才能打從內心真正接納那樣的人,你開始給出空間了,那叫做「愛」。唯有接納他們,才能慢慢地讓自己的內在變寬廣。否則,你永遠都用腦袋在評斷所有的事情,這樣就不太客觀了!
真正的客觀來自於「愛」,無論你旁邊重要、不重要的人,不管他們說了什麼、不管他們潛意識裡做了什麼,其實我們都只是在共同演一齣戲而已啊!
所有跟你有關聯的人,全都會因為你的執著而卡住。當你下定決心願意轉換的時候,他們也同時跟著轉變。
當我們願意將內在擴展開來,就會把愛擴展到對立面,此時就和對立面合一了。對立面就是我們最痛恨、最無法包容、最排斥的所有一切和品質。其實最主要是那種品質,當你可以整合那個品質時,你的生命就會轉化,這是真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