傲慢(驕慢)、沉迷(懶惰、成癮行為)、偏見(猜忌)、憎恨(妒忌)、暴力(迫害)、恐懼、羞愧等,在生活中相當常見;這七種主要的業因模式,是人性的重要內容,也是很多人生命的超越課題。
這些業力因子,讓我們「纔有是非,紛然失心」,沒有「看」的能力,無法真正的「看見」,無法生活在每個當下,看不懂自己和別人,無法明晰的活著。
讓自己「清楚」,使自己的意識保持清醒,需要覺察與毅力。檢視自己的種種信念,讓自己跳脫成長過程的限制、框架,是一項艱鉅的任務。可是,倘若任由擺佈或抗拒、不想面對實際狀態,那麼,「所失去的」(意即沒有活出的部份)就會透過症狀展現出來,或是是疾病,或者是無常,會換個方式呈現,直到我們完成「功課」。
在自我療育、開展性靈特質療育力量的過程中,經常「卡」在兩個世界,一個是我們需要放走的舊世界(無法支持成長的觀念、概念、習慣、事物),另一是即將讓我們徹底改變的新(心)世界。我們想要意識更為澄澈與明亮?卻也代表,必須對自身,負起責任;對自己的健康、事業、家庭乃至症狀,負起完全責任;調整過程中,必需克服不安與惶恐。
學會安心,學會如何看與看向何方?讓自己有能力重新開始,並在每個當下,擁有全新的視野與全新的洞見,成為「兩個世界」的主人,便是「性靈成長」的議題。
「直接的知」,是性靈課程中重要的練習,透過練習,擴展了自己的覺知,脫離原「系統」,跳脫出原來的生命模式與思維,就是「醒」;有能力「醒」來了。
擴大了知,或者獲得更多的知,看事情的透視點、角度就會不一樣。不是說以前看得不對,是說以前的事情,現在看起來不一樣了。不僅改變了我們的視野,甚至可以扭轉和改變我們的命運。
「業力」是中性的,就像好的習慣,也是一種好的業力!以過去不喜歡運動來說,當你超越、養成運動習慣之後,讓自己更健康了,也完成了「未竟事宜」。
當明白這一切和無明的本質,也就明白,一切「相」,只是「相」,沒有好壞之分;「無分別智」,會讓我們更敞開心,更有同理心,擁有更超然的智慧。
生生世世、生命的功課是,如何讓自己,成為本然的自己,作回原本的自己。當生命的目標,開始轉向內在,激發出更大的生命智慧火花,會體悟到不可思議的嶄新生命。
愈有勇氣作自己,就愈有機會活在適合自己的社群中。願意帶著愛,用心體會,感恩自己,勇敢、敞開,迎接所有的可能性,創造如天堂般的生活和世界嗎?